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
根据北京市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自2020年5月19日—31日,启动全国“两会”期间安全工作预案,为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为全国“两会”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全国“两会”期间的安稳工作组织领导,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同步抓实抓细业务管理和安全稳定工作,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及时会议部署,层层压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具体任务。
二、加强形势研判分析
针对敏感群体、外部风险和内部矛盾,坚持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围绕存在风险隐患的重点区域、重点群体,深入开展基础调查、动态排查,准确研判风险所在、把握风险走向,遏制风险隐患的传导演变。把各类风险隐患和群体性事件苗头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对线上教学、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校园媒体、网络、出版物以及学生社团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加强舆情监测,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利益诉求和社会关切,加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微博等的管理。
四、加强校园安全综合防控
对网格责任区域进行一次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重点消防部位和重点区域组织开展防火巡查,突出抓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从严加强校门防控、楼宇安全管理,从严管控人员、车辆进出,暂停校内大型活动。加强学生公寓及员工集体宿舍安全巡查。
五、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强化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严格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全面排查学院信息系统、网站、邮箱及对外服务应用系统安全隐患,关闭不必要的应用、服务、端口和链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应急流程,组织演练“即时拔线”、“一键关机”。
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摸排掌握在招生就业、合作办学、人事管理、生产经营、后勤服务及历史遗留可能引发规模聚集上访或个人极端行为的涉校矛盾问题,关注各种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问题和矛盾,立足抓早抓小,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信访案件“首访负责制”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要密切掌握相关群体动向,严格落实稳控措施,深入细致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坚决防止出现过激行为。
七、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加强对校园供水、供电、供气等生活服务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规范机械操作规程,防止各类事故发生,重点做好电动车充电管理,杜绝室内充电,规范用火用电用气行为。加强校内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会议期间停止一切动火、动焊等危险施工作业。
八、加强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
高标准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各实验室责任部门对疫情期间封闭管理的实验实训室进行一次安全排查,确保实验室和设备的安全。
九、加强师生安全教育
结合疫情期间师生居家学习实际情况,集中开展防火、防盗、防电信诈骗、防网络诈骗、防传销、防邪教、防恐怖暴力、防交通事故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活动和思想情况,扎实做好开全国“两会”期间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和心理疏导工作,全力维护师生身心健康,确保师生思想稳定。
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
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班、、疫情防控值班、保卫干部值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信息通畅、反应迅速,严格遵守信息报送相关规定。重大突发事件按照“第一时间,先口头、后书面”原则报送。各部门负责人要24小时开机,保持通信联络畅通。
党委安全稳定工作部
2020年5月18日